祝福语365网络整理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,文章围绕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,建党节进行说明,正文内容是中秋节赏月的由来中秋节,时在农历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,月亮最大显圆最亮,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。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?从时令上说,中秋是“秋…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吧。
中秋节赏月的由来
中秋节,时在农历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,月亮最大显圆最亮,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。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?
从时令上说,中秋是“秋收节”,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,自古以来,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,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,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就有描绘。
从渊源上说,中秋又是“祭月节”,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。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:春祭日,秋祭月。最初祭月的日子在“秋分”这一天,“秋分”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,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,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,逐渐约定俗成,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。
从科学观察来看,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,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,而此时,西北风还很微弱。如此,湿气已去,沙尘未起,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,天空特别洁净,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,是赏月的最佳时节。
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,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。据《周礼·春官》记载,周代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中秋献良裘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动;汉代,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、养老,赐以雄粗饼。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,不过不太普遍;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、杨贵妃变月神、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,使之充满浪漫色彩,玩月之风方才大兴。
唐代《开元遗事》一书中记载:中秋夜,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,游到兴处,二人径自登入月宫,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《霓裳羽衣曲》,后来补充完整,成为传世之作。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,每年到此时刻,必要赏月一番。百姓也来效仿,月圆之时欢聚一堂,享受人间美景。久而久之,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。在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。
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”。每逢这一天,京城所有的店家、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,张灯结彩,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,夜市亦热闹非凡,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,一些富贵人家,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,并摆上月饼、水果,或安排家宴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共同赏月叙谈。
在民间,每逢八月中秋,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。“八月十五月儿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,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。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,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,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,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。
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。相传,元朝末年,人们忍受不了蒙古人的统治奴役,纷纷想要起义抗元,却苦于无法传递消息。此时宰相刘伯温心生一计,要大家买月饼来吃以避瘟疫;大家买了月饼切开一看,里面却藏了纸条,号召八月十五夜起义,民众纷纷响应,便一举推翻了元朝,月饼也因此成为中秋节的应景食物。
最佳中秋赏月地推荐
长江追月
长江三峡,气势雄伟,峡内重峦叠嶂,礁石林立。中秋夜,明月生,听江涛澎湃,观远山夜景,夜色朦胧中的三峡别有一番景致。
峨眉山月半轮秋
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”。不论是在半山还是在峨眉金顶,明月下的峨眉,月如金盘,峰如峨眉,相映成趣。
庐山赏月
庐山位于长江南岸、鄱阳湖之畔,是秋天里赏红叶的好去处。中秋之夜,登临庐山,看鄱阳湖上渔火摇曳,明月倒映水中,晚风徐徐,让人欲乘风而去。望鄱亭、牯岭镇等,都是赏月的好地方。
黄山邀月
迎客松名扬天下,待明月上了枝头,邀约天下客,共赏黄山之美,只见黄山月纯净清冽,黄山松苍翠挺拔,黄山夜静谧迷人。
中秋节赏月含义
碧空如洗,圆月如盘。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,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、客居异乡的亲人。因此,中秋节还有“团圆节”之称。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。唐人殷文圭《八月十五夜》:“万里无云境九洲,最团圆夜是中秋。”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诗云: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、亲友团聚,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,历来有“花好月圆人团聚”之谓。苏轼《水调歌头》诗云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(gé),低绮(qǐ)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 一钩新月,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;一轮满月,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;月亮的皎洁,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。在这月亮意上,集凝聚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!